金融
经济学原理曼昆
2024-08-01
来源:互联网转载
答: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个体选择、贸易和整体经济。
第一部分(个体选择)
原理1:权衡取舍
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东西 。充分认识到这一原理,有助于人们在做选择时权衡好利弊。那么如何去权衡?下
原理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这一原理关键的两点在于:机会成本中的机会必须是你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你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你的机会;
经济学假设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
原理3: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人们的行为是利己的。而所谓的“边际量”其实分开两个词:边际、量。
尽管效用是主观的,但所有人的消费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就是随着所消费同一种物品的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在生活中,最好的例子便是商场中的“第二杯半价”。
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3已经指出理性人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边际量所处的成本和收益。也就是说,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改变了人们的激励,而同时人们对对此做出选择。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工作成绩的大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一大法宝。激励机制是否产生了影响,取决于激励方法是否能满足个人的需要。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贸易)
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贸易充分利用了生产优势。举个例子:A国精于生产苹果,B国精于生产毛毯,如果没有贸易则两国只有一种商品用于消费,反之则使两国都能得到两种物品的用途,从而促使两国发挥自身所长去生产以便用于交易。
有了贸易,市场的雏形便形成了,于是引申出原理6。
原理6:市场是"看不见的手"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市场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人们相互进行交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引导着它们各自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好比一只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但是市场也绝非万能,“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需要原理7中提及的“政府干预”。
原理7:政府干预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事实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不均,从而造成经济周期性巨大震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 。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第三部分(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
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在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差别。(曼昆)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同样地,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自然条件。
原理9: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假设在社会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之后,此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人们会想方设法花掉这些多余的货币,但是,因为所有人都有工作了,没有闲置的生产能力了,经济中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无法再增加,此时多余的货币试图追逐更多的物品和劳务需求,必然引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导致物价水平整体上升,如果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唯一的后果就是物价水平继续上升,通货膨胀也就产生了。治理通货膨胀政府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减少货币供给、压缩总需求。
原理10:菲利普斯曲线
原理9提到了通货膨胀,并且给出减少货币供应这一解决方法。从长期来看,该措施的结果确实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但是短期内会引发其他问题,由于价格具有粘性(社会对于政府的政策需要时间去调整价格),也就是说价格并非立即作出改变,而是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便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物价上涨;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物价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在历史上,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涨,带来了高通货膨胀
第一部分(个体选择)
原理1:权衡取舍
人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必须放弃另一样东西 。充分认识到这一原理,有助于人们在做选择时权衡好利弊。那么如何去权衡?下
原理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这一原理关键的两点在于:机会成本中的机会必须是你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你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你的机会;
经济学假设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
原理3: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人们的行为是利己的。而所谓的“边际量”其实分开两个词:边际、量。
尽管效用是主观的,但所有人的消费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就是随着所消费同一种物品的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在生活中,最好的例子便是商场中的“第二杯半价”。
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3已经指出理性人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边际量所处的成本和收益。也就是说,成本和收益的变动改变了人们的激励,而同时人们对对此做出选择。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工作成绩的大小。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是有效提高激励水平的一大法宝。激励机制是否产生了影响,取决于激励方法是否能满足个人的需要。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贸易)
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贸易充分利用了生产优势。举个例子:A国精于生产苹果,B国精于生产毛毯,如果没有贸易则两国只有一种商品用于消费,反之则使两国都能得到两种物品的用途,从而促使两国发挥自身所长去生产以便用于交易。
有了贸易,市场的雏形便形成了,于是引申出原理6。
原理6:市场是"看不见的手"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市场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人们相互进行交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引导着它们各自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好比一只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但是市场也绝非万能,“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需要原理7中提及的“政府干预”。
原理7:政府干预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事实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不均,从而造成经济周期性巨大震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 。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第三部分(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
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在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差别。(曼昆)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同样地,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自然条件。
原理9: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假设在社会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之后,此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人们会想方设法花掉这些多余的货币,但是,因为所有人都有工作了,没有闲置的生产能力了,经济中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无法再增加,此时多余的货币试图追逐更多的物品和劳务需求,必然引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导致物价水平整体上升,如果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唯一的后果就是物价水平继续上升,通货膨胀也就产生了。治理通货膨胀政府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减少货币供给、压缩总需求。
原理10:菲利普斯曲线
原理9提到了通货膨胀,并且给出减少货币供应这一解决方法。从长期来看,该措施的结果确实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但是短期内会引发其他问题,由于价格具有粘性(社会对于政府的政策需要时间去调整价格),也就是说价格并非立即作出改变,而是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便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物价上涨;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物价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在历史上,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涨,带来了高通货膨胀
TAG:经济学原理 曼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