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问答

问答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和着陆地点

2024-12-24 来源:互联网转载

神舟十三号将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返回舱着陆点是东风着陆场。

更新:最终着陆时间是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返回舱返回地球的经历了制动飞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四个阶段之后,返回舱抛弃推进舱、轨道舱才得以着陆地球。

返回舱的着陆过程

一、首先制动飞行阶段

当太空飞船确认返回任务之后,太空飞船在太空调整姿态,发动机点火制动减速,与并轨道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向预定落点返回。

二、自由滑行阶段

在和轨道舱分离之后,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140公里处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则以无动力飞行状态继续自由下降,坠入大气层,开始一段“黑暗”之旅。

三、再入大气层阶段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飞船表面和大气层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并对电磁波造成屏蔽形成“黑障”使飞船在240秒内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消失,地面测控部门重新捕获飞船。此时返回舱无法自己调整运行方向,只能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这个阶段中,宇航员不仅要承受高温,还要承受失重。

四、最后着陆阶段

当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公里时,伞舱盖打开,并连续完成拉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等动作,进行减速下降。一般情况下,返回舱会采取点火制动的方式,使返回舱安全着陆,这样会使宇航员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使宇航员的身体伤害程度最低。

航天员长期在太空微重力下,会产生放入变化

1、体液丢失

失重条件下,人体的水与各种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体液在人体内头向分布,航天员口渴减少、不想饮水、尿频尿多,一两天内失水量可超过1升,之后逐步达到新的平衡。

会出现腿围变小,脸部变胖,巩膜、鼻腔口腔粘膜充血,头颈部静脉虚张等现象。

2、骨丢失

微重力环境下,作用于腿骨、脊椎骨压力减小,肌肉运动的刺激减少,骨骼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骨质脱钙并经肾脏排出体外,骨密度降低,长期在空间站上的航天员骨钙丧失高达20%左右。骨质疏松一旦发生在地球重力环境里很难逆转。

3、肌萎缩

人体器官存在用进废退的规律,由于肌肉不再发挥对抗重力的支撑作用,肌肉活动减少,导致肌纤维萎缩,肌肉质量和体积减少,力量下降。尤其是下肢,血液供应减少,血液循环系统出现紊乱,影响了肌肉的新陈代谢,也肌肉发生萎缩。

4、心血管调节功能失调

航天员飞行后心脏体积一般变小、质量减轻,心肌可能会出现病理性变化。空间环境中流体静压的改变导致血液头向分布,不同部位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心血管、脑血管调节能力减弱。

5、免疫力下降

空间飞行改变了原有免疫细胞的循环和分布,对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如降低人体T淋巴细胞增值反应和活性,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航天员易受病菌感染,体内潜伏的病毒也容易死灰复燃。

6、内分泌功能失调

失重、超重、振动、噪声、辐射、昼夜节律变化等使人体胸部以上体液增加,人体水盐代谢失调,继而因其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对身体产生危害。

7、航天运动病

长时间失重会导致前庭功能紊乱,使航天员空间定向困难、出现幻觉、头晕、恶心、恶吐,大脑认知能力降低,主观能动性下降等。

8、细胞发生形变

TAG: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点

上一篇:成语暮鼓晨钟的意思
下一篇:如何关爱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