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问答

问答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

2024-10-29 来源:互联网转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漉:水慢慢地渗下。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原诗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其八》翻译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浪淘沙·其八》注释

谗言:毁谤的话。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渗下。

《浪淘沙·其八》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

《浪淘沙·其八》赏析

本篇直接取材于人民生活,极富民歌气息,它以淘沙取金比喻被谗言所害遭到放逐的人终于会洗清罪名,得到赦免,表现出他在迁谪中的乐观情绪和坚定信念。

通篇采用比兴手法,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前两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连用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把小人有意制造的诬陷好人的谗言比作滔天大浪,平地而起,来势凶猛,十分险恶。一个“深”字包含着这个意思。第二个比喻是把受到谗言诬陷而遭贬谪的人比作河沙沉水,深刻地说明了遭贬者在社会上的低下地位和内心的沉痛,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例如屈原自沉汨罗,贾谊悲愤而死等等,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两个比喻,都很形象、生动。而且紧扣题面的“浪”、“沙”等字,自然巧妙。连用两个否定词“莫道”、“莫言”,十分强烈地表现出作者不怕谗言打击、不怕贬谪投荒的凛然气概,一个正直而又坚强不屈的高大形象,象泰山一样顶天立地。两个否定句连用,排叠而下,更加强了这种坚定气势,显得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后两句仍然是比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用淘沙取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诬陷,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人发现的,比喻生动而又贴切。前一句紧接上两句不怕谗言和打击而来,但又略有转折,意谓要保持铮铮硬骨,难免要付出代价,这就是经受磨难,吃尽千辛万苦。不过,从“虽”字中,已经看出作者认识到这种“辛苦”只是暂时的,即使受到磨难,只要咬牙挺住,就会取得胜利,这一句较多自我勉励之意。

后一句则较多自慰,表现出坚定的自信,深信自己是经得起锤炼的真金,随着“千淘万漉”、“吹尽狂沙”,真金的光芒就会熠熠闪耀。这两句在自勉、自慰中,进一步表现出作者面对谗言打击的坚强性格,在满怀激情的诉说中,具有高度的理智。这比前两句的斩钉截铁又进了一步,在始终充满乐观的情绪中,变得深沉而又不屈不挠,体现出作者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感。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寄托手法,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耐入玩味,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所以使得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既清楚而又委婉,把人生的哲理说得既透辟而又含蓄,显得意蕴深沉,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反复吟诵和喜爱。

《浪淘沙·其八》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TAG:千淘万漉虽辛苦意思

上一篇:自瑕不顾还是自顾不暇
下一篇:aab式的词语大全